“一旦沉迷游戏,厌学逃课、情绪暴躁等情况都会随之而来。”日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禾前往永嘉县岩坦中学,为这里的“手游少年”开了一堂健康公益课。
3月初,记者前往文成、永嘉等地对“留守儿童”因缺乏家庭教育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情况进行调查。3月15日,《少年的方寸人生——手游之困》一文刊发后,多地多所乡村学校相关人士联系本媒,询问是否有专家讲座或授课,引导乡村留守学生摆脱手游“围猎”。得知这些乡村学校的需求后,团市委以及民间公益人士推荐了经常做公益心理辅导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禾。
老师:听说我要暂扣手机
学生竟然破口大骂
永嘉县岩坦中学政教处主任王益洪对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痛心不已,“学校老师现在经常跟家长说一句话:要想害了孩子,就给他买一部上网手机。”
岩坦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有学生600余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孩子”,90%以上学生都有手机。由于日常缺少父母的管教,加上自控能力弱,沉迷手游的学生不在少数。“有学生把吃饭的钱省下来充值游戏币,有的甚至在课堂上玩游戏。”王益洪说。
为了应对上述情况,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规定控制学生接触手机的时间。因为是寄宿制学校,学校规定周日返校时学生必须将手机交给学校保管,周五放学回家时再还给学生。平时,学校还组织老师带着金属扫描器进行抽查,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就要暂扣,直到学期结束或者大的节假日时才还给学生。
在严禁学生玩手机的同时,学校开放所有办公室的座机电话供学生使用,方便他们和在外的父母进行沟通。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近学校老师在抽查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偷偷带着手机玩游戏。王益洪举了一个前几天刚刚发生的例子:一个男生在课堂上玩手游被老师发现,坚决不把手机交给老师,王益洪知情后将男生叫到办公室做思想工作,过程中男生一听要暂扣手机,就破口大骂。
学生:我也想考个好高中,但就是离不开手机
孙禾在上课前了解了相关情况,并做了一份“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和对策”的教案。3月27日下午,孙禾来到岩坦中学给初二、初三段的部分学生上心理卫生课。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几名“重度沉迷”的学生敞开心扉,道出心声。
初三女生A:“我不是觉得游戏有多好玩,但不玩手机就觉得无聊,刷抖音、快手、朋友圈也能刷好几个钟头,现在离开了手机根本不知道可以玩什么。”
初三女生B:“我也想学习,也想考个好高中,可是忍不住老想着手机。上厕所如果忘了带手机,我会拉上裤子跑回去把手机拿过来再上厕所。”
初二男生A:“周边的同学都在玩‘王者’,如果不玩就会和同学之间产生距离,玩得不好就被同学叫‘垃圾’,谁愿意当‘垃圾’?”
初三男生B:“**网络游戏主播几个月就赚上千万,我以后也想做网红。”
交流中,也有一部分学生沉默不语,始终不愿意诉说自己的想法。
孙禾向学生们讲解,网络游戏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时间达到或超过6小时,且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你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已经属于游戏成瘾。”
心理咨询师:
应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目标
孙禾说,如今手机游戏、APP无孔不入,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已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不少成人也沉迷手机网络,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就岩坦中学学生沉迷手游问题而言,主要原因还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平时疏于管教,同时受手机使用低龄化,以及校园同伴、成长环境的负面影响。
“玩手游的孩子们之间很容易形成一个小团体,游戏是他们主要的共同语言,在这样的氛围下,游戏的黏性只会越来越强。一旦沉迷进去,厌学逃课、情绪暴躁、回避现实等情况就会随之而来。其中,厌学几乎已经成了游戏沉迷的标配。”
那么,如何来解决、防止沉迷手游问题?
“你们有没有为自己做过人生规划?你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是孙禾在课上问学生们最多的一个问题。“每个人必须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规划,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阶段性规划。”在课上孙禾向同学们反复强调这一点。
家庭方面,父母不论工作多忙,每天都应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从幼儿园到中学,孩子成长的黄金期非常短暂,家长要把握这个阶段,多陪伴孩子,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规划人生、树立人生目标。”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沉迷手游无法自拔,要及时向专业的医疗机构求助,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学校方面应通过制定严格的校规来防止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一旦发现孩子有沉迷游戏的迹象,在积极引导的同时,也应及时与家长沟通。
孙禾则认为,若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应由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制定政策、行政执法等手段,对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随着农村网络的逐渐普及,电脑与智能手机也就应时的进入了千千万万个农民家庭,网络游戏也就逐渐成为了农村家长们的话题的主流。以往玩网络游戏都是成年人通过网吧才可以玩的,现如今已大不相同了,玩游戏的群体越来越童龄化了。
特别是农村的留守儿童,父母大部分常年在外务工,孩子也都是交由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看,为了方便沟通,基本上家里都有手机或者电脑,农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都没什么文化,对于玩游戏的影响性根本没有什么概念,更不会注重孩子的学习,孩子放学后在家里玩游戏,也就少了引导与管控,时间一久,孩子染上了游戏瘾再管教都很难了。
据某些媒体统计,目前很多游戏公司的收益基本上都是来自未成年人;孩子的心智还没有养成,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再加上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的孤寂,而从游戏中又能获得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就恰好迎合了孩子心理上的需求,从而导致孩子染上游戏瘾的条件,一旦染上了游戏瘾,对孩子的成长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更可怕的是孩子迷恋游戏不能自拔,他们除了玩游戏之外,对其他一切都不在乎的淡然;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就会一落千丈,甚至于逃学、学会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恶习。这些新闻报道经常不绝于耳,那里孩子玩游戏充值父母的全部积蓄了;那里因爸爸阻止孩子玩游戏,孩子跳楼自尽了;那里因爷爷不让玩游戏孩子拿菜刀砍爷爷了;那里因妈妈不给孩子钱充值游戏币,孩子当街暴打妈妈了.......此类的消息常常传播于微信之间,多不胜举;目前,网游已经成为了年轻父母最大的一块心病了。
我的儿子上小学六年级了,曾就是典型的网游瘾小子,我们原先也都在外务工,孩子也是不停的更换学校,当初孩子小的时候一哭闹,为了逗孩子玩,就把手机拿去给他玩,一来二去孩子开始就慢慢的学会了玩网络游。我们在身边时尚可控制他,但是后来我们不在家时,爷爷奶奶根本就管控不了,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没办法,为了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只得舍弃外出务工。
我儿子当初玩游戏到了一种癫狂的状态,会因为游戏的输赢开心的笑或者哭,一旦玩起来甚至于不吃饭,不睡觉。每次拿到手机,给他要时都费半天的周折,他还不高兴,要不就哭闹耍脾气,让他学习更是敷衍了事。
我回家后就开始给他约法三章,放学后必须先完成作业,然后玩游戏规定时间,再就是多给他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天天不厌其烦的给他讲解道理、将典范故事、讲人生意义等。让他明白一些事理,并督促他每周写下两遍日志发表到QQ空间,让他写出心里真实的感受。这样两个月后,慢慢的有了改变。
现在村里的孩子父母大都在外务工,孩子放学后,也都不像以往做完作业,就三五成群的约出来玩耍了。我问我儿子,你同学放学后都在家里干什么?你们以前都出去玩耍的,现在为什么不去找他们完了,也没有同学找你玩了?我儿子说,他们现在都在玩游戏,根本就没有人出去玩耍了,他还告诉我他们班里的同学有会抽烟的,还有会喝酒的,染发的还有几个。
不能让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欢迎来到王者荣耀”
“敌军还有三十秒到达战场,请做好准备”
“救救我!”
......
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手游的系统语音时常从孩子们的手机中传出,相信当下许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们并不陌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约束,加之家庭教育和经济上的不足,留守儿童往往有更多的空闲,不必将学校之外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课外辅导当中。同时,智能手机作为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联系和生活费用支持的“桥梁”,成为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品。在媒介即讯息的当下,手机便充当了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成为构建他们生活的基础设施,支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
手机游戏,已经是他们生活世界中最诱人的一片领地。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双减政策。在“双减”政策之下,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回归教育初心。留守儿童是“双减”的对象,但又有特殊之处。
一、“手游迷恋”的成因:缺失的情感体验
留守儿童的“手游迷恋”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情感代偿是一个主要的面向,许多次生的原因其实也由此而来。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对于那些年幼时父母就离家打工的孩子,父母甚至只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之中。有时父母子女难得团聚,双方也会在“交接”完礼物之后四顾无言。子女感受不到爱,父母也不知该怎样去表达爱。情感体验上的缺失成为留守儿童的最大遗憾,这也是诸如孤僻、自卑等不健康心态的根源所在。许多继发性的问题,例如校园霸凌,也是情感体验不足、缺乏陪伴间接导致的。
孩子们抱着手机时,一开始所期待的也许并不是手机上有什么好玩的游戏,而只是期待远在他乡的父母能打来一个视频电话。思念得不到锚定,苦等无果,于是手机便成为留守儿童连接远方、寻求认同与关注以及拓展情感体验的首选代偿方式。或许同样迷恋手机游戏,但有的孩子并不缺少来自父母的爱,甚至这种爱有些泛滥,于是他们选择去手机游戏中体验另样的快感。但对留守儿童,因为感受不到爱,所以把手机游戏当作现实情感体验的替代品。由于没有选择,便“心甘情愿”深陷“手游迷恋”的泥淖之中。
二、“手游迷恋”的问题:逃避现实与虚拟满足
留守儿童多是由爷爷奶奶照看,对于他们沉迷手机游戏,有时并非家长无力劝阻,而是没有劝阻的意愿。一方面,祖辈囿于文化和技术技能的储备,即便模糊地知道长时间玩手机不是好现象,但他们并不十分确切地清楚手机里有什么,甚至网课与游戏对他们而言也很难区分;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因溺水等意外而亡故的事件愈来愈多,比起“纵容”孩子在外面玩耍而承受不可控的风险,让孩子留在家里玩手机就成了更“安全”、更省力的保护策略——他们只想让孩子安全长大,于是手机就变成了可以亲近的“电子保姆”。
手机游戏本身不等于问题,但会导致问题。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型的留守儿童,一旦沉迷手游,便会极大地影响其现实生活,产生诸多问题行为。例如,容易对游戏人物的行为和语言进行模仿。由于心智尚还稚嫩,同时缺乏家庭教育的引导,留守儿童很难分清好坏。于是,暴力血腥往往容易和“酷”、“帅气”划上等号。留守儿童还会将对游戏背景与游戏内容的认知迁移到现实认知当中来。大多数游戏自有其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和游戏背景知识,尤其是那些沉迷于历史架空背景游戏的孩子,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接受,已经被游戏所告知他们的那些东西深深禁锢。现实与虚拟难分难解的境地,成为留守儿童进退两难但“乐在其中”的交融之所。
三、相伴成长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当下有不少针对未成年人过度迷恋手机游戏而施行落地的政策。“三防一打”技术——所谓“三防”,指的是针对未成年人进行实名认证、人脸识别和向家长提供管控工具等具体手段;“一打”则主要集中在打击手机的黑灰产治理和对未成年人手游网络权益的保护。“DNA”计划——“DNA(Digital Natives Action)”计划,即“数字原住民计划”,是以“科技向善”为宗旨的留守儿童手游素养教育项目。这一计划旨在通过与高校、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合作,以实现社会共治。
早在2019年,国家新闻总署就印发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2021年8月,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政策施行之后,未成年人与网络的诸多纠葛已有所缓和。但政策的落实如何具体到留守儿童身上,是否适用于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一切未成年人?这是严峻和亟待严肃考虑的问题。
在《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的报告中,有一串惊人的数据: 10%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已死; 260万的孩子,一年连父母的一个电话都接不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处于相对比较缺少父母陪伴的成长环境之中。针对留守儿童过度迷恋手游的问题,首先要做的自然是让孩子们有“陪伴感”。视频电话可打可不打的时候,就打过去,让孩子看看自己;家可回可不回的时候,就别再犹豫,买一张车票,回家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陪伴,使他们不必退而求其次,寻求手机游戏中的虚拟快感。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儿童一样得到父母的全过程关爱、教育与监护,他们经历了比一般儿童更高的风险、压力与逆境挫折,并需承受这些逆境带来的继发风险。在这些风险、压力与逆境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正是陪伴的缺失。
出生在屏幕时代,电子设备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为此我们更应回归手游媒介本体——手游也是一种陪伴,也可以让留守儿童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和对未来有好奇的“完整”的儿童。手机游戏本身不是问题,但是会导致问题。关键在于要通过具体可行的方式手段,使留守儿童能够在虚拟的游戏与现实的生活之间“进退自如”。有些父母会选择和孩子一同玩手机游戏,并约定一同下线的时间。手机游戏这一不受距离约束的娱乐方式,何尝不能成为传达爱与教育的媒介,成为父母的陪伴方式?
在我们的想象中,农村的公共游戏方式似乎丰富无比,但现实远非如此,如今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放假时“蜗”在室内,电子屏幕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手机游戏似乎让他们愈发远离了现实生活与正常社交,但如果“翻转”思考一下,难道不是生活的匮乏将留守儿童推向了沉迷手机游戏的深渊?在不能玩水,不准爬树,不会撒滚,没有体育活动,没有美育补习班,缺失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如何才能在他们迈向电子屏幕的渊薮时,拉他们一把?(作者:唐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