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APP不太好,还是小程序好,借助微信的流量。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个人知识提升的学习资源,包括这两年很火的短视频直播带货运营,各大渠道引流,视频剪辑和有声书等资源,每个分表格都是不同的类目,需要什么切换即可。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私域运营学习实时更新
链接:
提取码:2D72
关于你的问题,我正好看过一篇报道,附注于下
先说说我的意见:
我觉得,如果17000对你来说不多,学学也好
如果你本身的专业就是程序设计,也可以学学,算是有针对性的认识些人(据说有不少著名游戏公司的人去游戏学院充电)
如果你对游戏痴迷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学……
如果你只是听说干游戏赚钱,最好不要趟这个混水
记者暗访游戏学院:学会打游戏就能玩着赚?
“让你的月薪从600到6000”、“玩着赚钱”、“让游戏改变你的生活”等广告词,在目前就业难的竞争压力下,显得特有诱惑力。由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和香港职业训练局联合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首家专业游戏人才培训项目———游戏学院开始进行第三期学员培训的广告,就是这么说的!让很多人寄希望于通过游戏培训让工作生活能有一个转机。但几个月就要交1.5万元的学费,也让很多人犹豫不决。“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的说词让一些人痛下决心交费。不过,舍了孩子真的能套来狼吗?9月25日,记者对这家登招生广告火火地游戏学院进行了暗访。
交钱培训还要考试?
记者以报名者的身份到了目前最火的培训机构“游戏学院”位于京信大厦的培训总部。上了楼发现:呵,人还真不少,咨询的人坐了满满一个教室。台上一个衬衫西裤透着一股“IT味”的精干男士,正在对目前游戏产业光明的前景进行热情洋溢的介绍。中心主题是:现在真正懂游戏的人不多,一个好的游戏策划人“万金难求”,不抓紧这个机会及时进入,以后再想挤进来就不容易了。
整个咨询讲座是引经据典,慷慨激昂,听得很多人当时就决定留下来报名。但想上游戏学院的课还不是交钱就行的,必须参加考试。记者答完一套有几十道涵盖几何、代数、逻辑推理、语法考察、甚至英语语法题的卷子后,被请进小间屋子进行单独面谈。因记者分数较好,所以工作人员的精力主要是对记者进行说服。不过,他们对成绩似乎并不苛求,记者看到一个成绩低了一半多的报名者在咨询后付了全款,就获准参加培训了。
“批发”培训不“零售”
咨询中,记者了解到这里的课程设置,主要分游戏架构设计专业、3D游戏设计专业、移动(手机)游戏开发专业、在线游戏设计及开发专业四个部分。它们分别对应游戏架构师、游戏3D动画师、手机游戏设计师、网络游戏开发工程师等不同职业。而每一个学员都必须把这四个部分的课全部上完。学院宣称:“我们要培养的是对整个游戏制作过程有全面认知的专业人员。”而记者则怀疑,抛开游戏架构设计这类的知识性课程不讲,像3D动画、J2ME程序等在很多大学至少要塌下心来学上2年的课程,而学院安排的各自不过几个星期的课程能让学员真正学到多少知识?面对记者的疑问,咨询师也承认,这里的课程只是给学员打下一定的基础,更多的应用知识还是要靠学员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自学成材”。
不过为今后的“自学成材”打基础的费用可不低。这里一个课时30多元,一共420个课时,听起来不贵,可是这里的课程一上就是全套,又不能敲碎了零卖,加起来就是13200元,加上考试费一共15200元。分周一到周五每天半天的脱产班和周六周日全天上课的周末班两种。基本上5个月或6个月就可以结课。记者合计了一下,4年制的本科大学平均学费一年也不过4000元左右,也就是说,这里上5个月的学费,差不多等于在本科大学上4年了。而且这里拿的是职业培训证书,而没有学历。
15000万元买来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简化一下,如果学完课程后真能够拿到6000元以上的月薪,那不管课程安排如何,1.5万甚至更高一些的学费对学员来讲都是不成问题的,但在记者反复询问结课后是否一定能找到高薪工作时,游戏学院的咨询师并没有满口应承,而是详细地说明了学院和各家游戏厂商的良好关系,也提到了学员在学习时将可能建立的人际关系在游戏产业这个不大的圈子里的作用。不过,在记者对拿到证书究竟能在就业中起多大作用时,咨询师只是说:“有当然比没有好。”并强调,在这里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力,就像在今后的工作中看重的也只是能力一样。同时,记者对今后的薪酬的询问也得到了否定的答复。
这笔钱到底值不值得花?还要针对个人不同的情况。记者在培训班发现,很多已经在游戏公司任职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上课,对他们来说,游戏学院是一个弥补不足、充电镀金的好场所;但更多的是一些热爱游戏,在考场或职场并不得志的年轻人,他们希望的是能通过游戏学院觅一条通向罗马的阳光之路。而他们接受了培训之后,需要从游戏产业的基层做起,像GM之类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职业,月薪也只有800-1000元。看来,靠短短的5个月,高薪之梦恐难实现。
相关链接
行业前景:据有关数据统计,2001年全国游戏企业仅79家,游戏从业人员只有2969人,其中大部分是游戏销售人员,游戏技术开发人员(含美工)仅有1169人。
而另一方面,2002年底,我国网络游戏用户已达807.4万人,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9.1亿元人民币,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付费用户达401.3万人,占到了总数的约50%。到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总数将达到4490万,其中付费用户2227万,平均每个用户的每月花费将增长到31.2元,由此,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元。也就是说,从2001年到2006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92%。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淘金者加入。
游戏产业进入门槛:游戏开发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企划类:制作人Producer、企划Designer、剧本Writer;程式类:程式Programmer、测试Tester;美术类:美术Artist、动画Anima-tor、音乐Musician。
有些职位,比如美术、动画和音乐就很容易上手,门槛也比较低。一般高中以上学历,有志于这方面发展的人都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一试身手。当然如果有一些美术功底,懂一些电脑软件的操作,上手则更快。
但是真正的游戏开发的核心工作,比如,游戏编程和游戏企划,起点要求就比较高。游戏编程要求加入者有编程经验和基础,基本需要熟练C++或者ja-va;而游戏企划,强调游戏人的灵感与创意,这就不是光靠参加培训能够完成的,需要的也许更多是天赋。而开发工作,更多需要的是管理的控制能力以及非常广博的知识体系。
由于游戏是一种结合剧情故事、美术、音乐、动画、程序等技术于一身的互动型娱乐软件,涉足于各个行业的知识领域,因此对游戏开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笔者曾与一位知名游戏公司的业务经理聊过关于游戏人才的问题,这位H先生认为,游戏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够是目前国内游戏界的另一大问题。比如,一些游戏人员带着项目跳槽,开发游戏时,项目中某些成员不能很好的与团队共进退等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游戏制作粗劣,大量不健康内容的出现等等。游戏是一个文化产品,游戏从业人员素质的好与坏会直接在产品中体现出来。
业内专家认为:一名好的游戏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六个基本素质:一、良好的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二、一项以上游戏制作专业能力。三、掌握市场潮流,了解玩家的心态。四、洞悉游戏娱乐性的眼光,不断创新的热情。五、艺术家的恒心毅力。六,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健康的行为道德标准。
优秀游戏开发人才国内不足400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王锡赞认为,网络游戏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出现的一个新兴产业,而且发展非常迅速。在中国目前8700万互联网用户中,至少有1380万网络游戏用户,占到了16%。但同中国网络游戏市场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网络游戏开发人才的极度匮乏和网络游戏自主研发能力的明显薄弱。
调查显示,2003年底我国网络游戏行业从业人员仅为6000余人。网络游戏人才缺乏将严重阻碍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而在清华同方数码娱乐事业部总经理余雪松看来,目前,国内优秀的游戏人才不足400人。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副会长刘金华表示,截止到2004年4月23日,中国内地共有77家网络游戏企业正在运营,已经公开测试或收费的网络游戏81款,运营成功的游戏仅有12款,其中只有3款是中国内地自主开发研制的。这就说明,游戏产业价值链最高端的网络游戏开发环节仍然被控制在国外公司的手里。
据赛迪网上月公布的最新统计表明,在未来三年里,中国国内至少需要60万的游戏人才来解决目前缺口过大的问题。而智联招聘刚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仅8月一个月里,有240家企业在网上发布了近300个职位,来招聘各种游戏专业人才,其中有以游戏软件开发工程师、游戏频道编辑、游戏设计师、游戏故事写手、游戏客服等中等职位居多。
所以我觉得你还是不适合基础不行!
既然不适合去哪个学校就不重要了,这不关你的事了!
知识付费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为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
知识付费的本质,在于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简而言之,知识付费是让知识的接受者付出相应的成本。同时,知识付费还有较为广义的定义,即在知识的流通过程中任意形式的直接资本注入。
扩展资料
知识付费的特征:
1、延展生长特征
说明:知识在应用、交流的过程中,被不断丰富和拓展。
2、资本特征
说明:知识就是金钱。
3、倍增特征
说明:知识经过传播不会减少,而会产生倍增效应。一个知识两人分享,就至少有两条。
4、熟练特征
说明:知识运用越熟练,有效性越高。
5、情境特征
说明:知识必须在规定的情景下起作用,人类选择知识一般都会进行情境对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识付费